创办时间 | 1952年 | ||
---|---|---|---|
院校代码 | 10491 |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
院校类别 | 理工类 | ||
学校地址 | 南望山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未来城校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 ||
学校官网 | www.cug.edu.cn | ||
学校电话 | 027-67883687 | ||
特别提醒:本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内部交流学习之用。院校库所收录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院校官方实际公布为准。 | |||
内容不完善/有误,信息纠错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形成“一校两区四基地”的现代化生态型校园格局: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两个校区,南望山校区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山清水碧,校园风景秀丽;未来城校区坐落在武汉新城中心片区、是武汉“最早迎接朝阳”的地方;学校相继在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秭归和湖北巴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147.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41.7万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学校全面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地质报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美丽中国讲师团”“红色之声”等宣讲团队,建设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大学生长江大保护”“长江源科考”等品牌社会实践平台,打造“世界地球日”“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等地学科普平台。学校原创话剧《大地之光》11年巡演60余场并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特等奖,学校入选教育部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编钟艺术”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逸夫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校史馆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学校具有优良的体育传统和雄厚的体育基础,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70余枚,银铜牌600余枚。学校以登山运动为主要特色,被誉为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的“黄埔军校”,学校登山队是国内首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大学登山队,截至目前共有14人27人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登顶珠峰人数最多、人次最多的高校。
学校坚持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改,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定位不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不改,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不改,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学校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开放活校战略,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当前,学校正以“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为战略主题,围绕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与社会参与、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文化创新与价值引领、治理变革与管理创新5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以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创新,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2021012985号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25 meiyuanb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美院宝网站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