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

头条号

扫码关注头条

知乎号

扫码关注知乎

当前位置: 首页 院校库 院校专业 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鲁迅美术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简介

绘画专业-鲁迅美术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简介

新美考2022-11-22 15:25

一、专业沿革与建设发展

绘画专业是鲁迅美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2019年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油画系、综合绘画系合并组建绘画艺术学院,下设版画、油画、水彩画三个专业方向和基础教学部。2018年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9年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历史沿革与建设发展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起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历经东北鲁艺、东北美专时期,于1958年成立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系作为鲁迅美术学院绘画学科重要的版画艺术教育的专业教学单位,其以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PS版及数字版画为主干课程的教学结构,培养、造就了大批享有声誉的版画艺术人才;其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以创作带动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外同类专业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守正创新、拓展融合、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在国际高等艺术教育和中国近当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教育研究机构。

2.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历史沿革与建设发展

1957年组建的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油画教研组是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起点。在悠久的历史中有数十名成就斐然的著名学者、画家任教,他们在全国重要美术展览中取得辉煌的成绩。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油画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点与艺术主张,培养了大批专业绘画人才,为鲁迅美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艺术类重点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油画人才培养基地。从2019年开始,根据绘画艺术发展的趋势,对工作室的设置和发展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激发在新时代语境下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课,将学生的个性引导与规律性控制相结合,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今天,绘画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油画专业方向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工作室课程制教学体系为建设基础,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反馈机制和个性化发展支持机制,建立以围绕课上实践教学与作业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方案。通过培养具有扎实的油画专业技能,熟练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立思考、创作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历史沿革与建设发展

水彩画专业方向于1995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建立,使水彩画以独立的艺术形式进入教学体系并以工作室实施教学,是国内第一个以水彩画专业为特色的工作室。2009年成立以“水性材料绘画”为专业发展方向的“水性材料工作室”,成为国内首个以水性材料作为专业方向的美术学科。2015年为进一步扩大艺术教学专业范围,拓宽专业课程指向,在“水性材料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综合绘画系”。2020年绘画艺术学院从绘画专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为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将“综合绘画系”更名为“水彩画系”,下设具象写实工作室及非具象表现工作室。

4.绘画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作为高等美术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将传统的版画、油画、综合绘画各专业方向合并成立绘画艺术学院,设立基础教学部负责绘画专业的基础教学任务。基础教学部对绘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统一的基础教学和实践训练,全面加强专业基础建设,强调基础重要性的同时强化了专业互通共促的作用,尊重个体的发展与专业技能的深化,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基础教学部重视造型基础教学的内涵研究,以打造“宽基础、强思维、重应用”的通识基础课程为核心,以具备扎实的造型研究能力为显著特征反映我院基础教学的着眼点。绘画专业本科教学实行两段制教学模式,基础教学部承担第一阶段三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学生需完成第一阶段的课程后,经过二次选择进入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绘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李宝泉、及云辉、徐宝中、牟达器、张志坚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绘画艺术学院结合社会发展要求,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绘画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绘画创作、教学、科研、实践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美术人才。1.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共有教师17人,其中专业教师12名,5名教辅人员。专业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从事木版、石版、铜版、丝网、水印木刻、色彩、素描、版画理论方向研究)。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均衡、职称分布合理、年龄层次匀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梯队。版画系专业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流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将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课堂作业还是毕业创作等,都呈现出较好的教学质量。

2.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拥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聘请客座教授2人和外聘教师3人。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较高、梯队建设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油画系教学设四个工作室,分别为具象写实工作室(本科)、具象表现工作室(本科)、非具象工作室(本科)、主题绘画工作室(研究生)和8个研究生招生方向。本科教学上的三个工作室分别是以创新写实绘画和反映时代生活;以表现绘画语言与创作教学相结合为导向;以开拓的思维开展教学创作和非具象绘画实践为目标的三个工作室教学研究方向。本专业教学环境优越,油画系具有独立的图书室一间(图书1500册以上)、藏画室两间(藏画1300件以上),师资硬件是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为前景来打造。油画系不断加大校际之间交流的力度,积极聘请著名艺术家、学者讲学,以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方式积极参与当代艺术活动。充分考虑与实际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作为创建科学合理的艺术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积极搭建教学创作交流平台。打造每年一次学生作品展和毕业展前期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教学实践成果展示的力度。

3.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目前共有教师9人,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客座教授2人,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1人。在教学中,深入研究传统基础造型训练与当代创作思维训练的关系,融汇综合材料绘画表现的当代性和实验性,强化水彩画教学逐渐从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多元化的形态转变,充分认识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当代绘画发展的趋势。自创立以来聘请了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其中德国哈勒美术学院教授乌尔里希·克利伯定期为水彩画系讲授“绘画构成原理”,使学生了解德国的教学思维和体系。同时还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晓林为水彩画系客座教授。在国内专业交流方面参加了各个高校和协会组织的展览和学术论坛。

4.绘画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绘画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现有在职教师7人、外聘3人。具有副高级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占在职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6%;授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的比例为60%;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占部门全体教师的比例为80%,青年教师比率大。

三、专业特色与主要课程设置

1.绘画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版画方向专业特色与主要课程设置

版画系教学坚持版画与当代艺术观念充分结合的艺术规律,坚持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建构规范、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以及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思维训练并重的教学理念与手段。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版画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目前,版画系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专业教学平台。本科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专业创作、专业理论、社会实践等类别的课程。研究生现有11个专业研究方向,其中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学科平台作为版画创作、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承接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等部门的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版画专业基础设置了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水印木刻基础技法课程;专业创作设置有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水印木刻的综合表现和创作、版画综合媒介应用与创作、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课程;专业理论设置中外版画发展与比较、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社会实践课设置艺术考察课程 。除此之外还设置了素描表现、数码技术应用课程。

版画实验室201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学实验中心”,是版画系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多年来版画系充分利用学院及国家专项经费积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经过不断努力,现已建设成为版种齐全、专业设备先进、空间布局合理、能够满足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教学需要,是一个能够保证专业教学、科研、创作、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一流实践基地。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设有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水印木刻、PS版画和数码版等7个实验室。

2.绘画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油画方向专业特色与主要课程设置

油画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适应科学、文化发展的高水平绘画人才,有独立思考能力、创作科研能力、特色鲜明的油画专业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油画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符合当代艺术发展需求,推广审美价值观,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艺术人才;(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艺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绘画创作人才;(3)培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线,繁荣文化事业的艺术类人才;

4)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油画教育教学人才。

油画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工作室课程制教学体系为建设基础,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反馈机制和个性化发展支持机制,建立以围绕课上实践教学与作业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方案。通过培养具有扎实的油画专业技能,熟练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立思考、创作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绘画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水彩画方向专业特色与主要课程设置

水彩画系在继承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调整教学思路,具象写实工作室侧重绘画写实造型的研究以及水彩技法的实践,以写实风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和熟练的水彩画表现技巧;非具象表现工作室重点探索绘画语言表现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在水性材料应用上,把传统的造型能力训练转换成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水性材料的优势,拓宽水彩画表现语言手段和边界。水彩画系具有独立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1300余册,藏画600余件。

4.绘画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

基础教学部现有必修课13门,其中主干课程2门,主要课程11门,采取基础理论统一讲授+分班指导实践训练的授课模式,结合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与讲座观摩。通过在基础教学部的学习,拓宽了对艺术基础概念的认识,不仅是对公共造型基础的掌握,也需要对画种的专业基础进行了解。这种基础教学模式打通了专业间的壁垒,符合当今美术院校绘画学科人才发展的需要,优化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个人选择。

教学中加大对通识性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理性知识的运用,普及学科内各媒介的技巧优势和语言特征,强化绘画创造思维的引导与培养。提倡关注当下学生学习习惯,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传统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教与学融入动态互动的过程,将理论教学与深化实践有机结合,健全课程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在当今多学科融合的背景下,需要我们的基础教学课程自主思考,融合各专业基础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夯实基础能力的同时,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审美高度及动手能力,建立理性、感性相结合的认知过程。培养教师加强国际视野,关注大学科领域基础概念的宽度,提升教学整体水平。

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基础教学部持续以拓展基础性内涵为重心,遵循国内外先进高等美术教育教学规律,发扬鲁迅美术学院基础教学的传统优势,打造“宽基础、大绘画”概念下的基础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符合艺术教育发展规律、饱含鲁迅美术学院特色的绘画基础教学体系。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1.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版画系教师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推进,先后在“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日本东京国际小版画三年展”、“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版画作品展”等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中多次参展并获奖。累计参加国家级展览150余次,国际级展览15余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8余次,发表论文期刊46篇、专著16余册。现已获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15项,另有专业著作出版,版画专业院级精品课及“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2013年版画系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被评为版画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主要科研立项成果:2012年徐宝中《铜版画教学》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徐宝中主持,张昊、夏强、宋伟、梁锐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当代版画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社会应用》获得审批,于2014年结题。2012年张宝国主持,王慧娜、赵彦忠、宋伟、程庆陶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艺术院校水性印刷视觉语言研究与实用》获得审批,于2014年结题。2015年刘天舒主持,万兴泉、张世俊、于小丹、邓慧聪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版画教学模式》获得审批,于2017年结题。2016年夏强版画作品《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获批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李宝泉主持,徐宝中、刘天舒、夏强、王慧娜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版画专业教学》获得审批,于2020年结题。2019年由李宝泉主持,徐宝中、刘天舒、赵彦忠、张宝国、程庆陶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美术院校水印木刻教学体系的建构》获得审批。2019年张昊版画作品《家和万事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20年徐宝中《新时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究》获批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金资助项目,已结题。2020年张昊《版画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意义与应用功能》获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2021年由徐宝中主持,张志坚、冯建宇、邱国光、李秋实、张昊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绘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与实践创新研究》获得审批。

2022年徐宝中版画作品《山水人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2.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油画系人才培养以适应当代绘画环境为教学侧重点,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明确教学服务方向。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指导,将专业实践教学同创新思维、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相结合,倡导学生个人思考与研究问题能力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提高教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主要教改立项成果:2012年牟达器主持,刘子平、张贯一、张丹、付巍巍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体现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油画新表现主义课程改革与教材研究》获得审批,于2014年结题。2013年张志坚、张丹担任主要完成人的《中国传统文化构架下的油画创作教学——由阶段性创作到毕业创作》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张志坚主持,陈旭、张丹、张贯一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图示与方法论——创作课教学中的方法论》结题。2018年及云辉主持的《当代绘画语境下油画系研究生教学的传承与突破》荣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研究生类)。2018年张丹主持,陶新、张贯一、付巍巍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教学中创意思维研究》结题。2020年张志坚主持,陈旭、于艾君、梁昊鹏、陈延辉、张海军、李卓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优势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验收结题。2022年“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思想下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师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优异成果,从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至今,油画系取得了绘画领域的3枚金牌,5枚银牌和3枚铜牌,6次优秀奖。不完全统计油画系师生创作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30件以上。

鲁迅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全景画创作在世界美术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鲁美现象”。1986年至1989年,宋惠民作为创作组的组长领导全国九位画家共同合作完成了我国第一幅全景画。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景画获文化部艺术科技一等奖。

油画系从建系以来创作了大量的经典的主题创作。多年来油画系将教学成果运用于实践,使师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内知名的文化艺术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文化效益。不断创造和传播红色文化经典,为辽宁乃至全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真正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属性。油画系主题绘画(大型绘画)工作室在及云辉教授的带领下,把主题性创作及全景绘画创作的优势融入到油画系学科建设中,通过积极完成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凸显了油画系在主题性绘画创作方面的一流专业水平,同时也大大推进了鲁迅美术学院一流学科的建设。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中宣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型主题美术作品展览,此展用艺术的形式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及云辉、张志坚、陈旭、张贯一、梁昊鹏、李卓、李鹏鹏等分别创作的大型油画《澳门回归》、《致敬—最美逆行者》、《勇攀珠峰》、《塔山阻击战》、《为了和平》五幅作品2021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并被收藏。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继承了延安鲁艺时期、东北鲁艺时期和东北美专时期所积淀下的丰厚遗产,积极投身教学、绘画、科研与创作事业。油画专业方向在接下来的工作规划中将继续开展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不断创造和传播红色文化经典,体现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属性,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艺术品牌,为繁荣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3.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水彩画系以培养扎实的造型基础和广博的艺术思维为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造型能力、技法手段、创作意识和思想理论基础。加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创作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为当代绘画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创新应用型专门人才。水彩系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积极创作参加各种专业展览和举办个人展览,增强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水彩画系教师共参展项目145项,其中参加国家级展览52项,省级及其他展览93项,作品多次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作品共获奖25项,其中获得金奖13项,银奖2项,铜奖3项,优秀奖及其他奖项7项。水彩画系教师举办个人展览16余次。据不完全统计水彩画系教师在各大期刊共发表论文22余篇,积极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目前已有7项目已经结题。

主要科研立项成果:黄亚奇主持的《当代绘画画面构成基础训练》为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黄亚奇主持的《艺术观念教育与培养在艺术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被确认为辽宁省教育厅合格科学研究成果。黄亚奇主持的《水性媒介与综合绘画材料研究》为纵向省级项目。王树琴《融界——综合材料艺术的遐想》为辽宁省科研计划项目基础研究项目,已通过结题。郭廷元主持的《丙烯在水性材料创作中的绘画性表现》为2012年度鲁迅美术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薛守田主持的《当代水彩画创作技法与实践研究》为纵向省级项目。张一非主持的《抽象绘画与概念艺术的教学与实践》为纵向省教育厅科研立项。

4.绘画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2021年基础教学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评辽宁省信息化教学典型案例;2021年完成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校际合作项目;2020年课程入选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文献展;课程作业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21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5位学生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项,省级科研5项;教师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展览20余项;其中国际级2项,国家级10项,获奖2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8项;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

 

信息来源:鲁迅美术学院


很满意

还可以

一般般

不满意

很不满
阅读原文 阅读 2761 收藏 分享
免责声明: 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为准。 本站为非盈利性机构,部分网络推广用于服务器开销及日常运营维护,本站不接受任何直接赞助。部分内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隐私等问题,请通过邮件 2557272111@QQ.com 与本站联系。

美院 • 新动向

已有0人参与评论

发表评论

最热门的内容都在这~

    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北京市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浙江省 清华美术学院本科北京市 鲁迅美术学院本科辽宁省 广州美术学院本科广东省 四川美术学院本科重庆市 天津美术学院本科天津市 西安美术学院本科陕西省 湖北美术学院本科湖北省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北京市
    首页 专业介绍

    写评论

    0

    收藏

    分享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2021012985号 辽公网安备 21021702000567号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25 meiyuanb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美院宝网站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