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介绍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是越秀区百年老校,广州市示范性高中。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中,十七中秉持“先立其大、允执厥中”的大中育人理念,办有温度高品质的学校,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多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升科学思维,深化五育融合,彰显体育、美育、科技特色,力求成为一所“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先后荣获全国科技体育校、校园足球特色校、粤歌传唱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等称号。特别是在武术、定向越野、舞蹈、非遗粤歌等体育、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我校在广州市高水平学生体育美育团队遴选中,有武术、定向越野、舞蹈、非遗粤歌四个项目荣获认定,具备相应项目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欢迎有特长的中考生选择广州市第十七中学! 二、招生计划、范围及培养计划 01、招生计划、范围 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招录范围按《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23】1号)规定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特长生和外区特长生占本校特长生总数的比例,不超过本校第三或第四批次相应招生计划的占比,由中考服务平台按规则自动计算各相关学校特长生的随迁子女最大招生计划和外区最大招生计划,计算结果去尾取整。 我校本次自主招生计划包括:武术、定向越野、舞蹈、非遗粤歌。学校将根据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长生及优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将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师资,为特长生提供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程学习,旨在培养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高超技艺的复合型人才。
02、项目简介与培养计划 项目一:武术 01、项目简介 武术是一项集健身、防身、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武术的发展,通过武术塑造学生的精气神,培养阳光向上的大中青少年。我校武术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从2014年成立至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区武术锦标赛、市武术比赛、市青少年运动会武术项目、省武术套路锦标赛、省武术公开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各级各类比赛中,都能看到我校武术代表队的身影,斩获了无数块奖牌,赢得了许多荣誉。学校武术的教育成果不仅体现在获得的奖项上,还为有武术专长的学生通过特招得以进入心仪大学深造,提供更多路径。 武术队作为我校重点打造的高水平体育团队品牌,以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载体,以武养精,以武练气,以武塑神,最终达到以体育人,五育共融的育人目标。 02 培养计划 基础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平衡能力训练。 武术技巧训练:五步拳、十二路拳等基础武术套路教学,长拳、南拳、太极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武术套路训练。 武器训练:剑、棍、枪、刀等器械使用与技巧练习。 训练安排:周一至周五下午16:50-18:40;周六日待定
项目二:定向越野 01、项目简介 定向越野是一种借助地图、指北针或其他导航工具,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通过途中的各种障碍,快速到达各个目标点位,并且完成各个点位任务,最后到达终点的运动。它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速度、耐力、柔韧性、力量、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还能提升野外生存技巧,包括方向判断、地图使用等能力,以及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同时,它也有助于培养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02、培养计划 体能训练:速度、耐力、力量训练、灵敏与协调等训练 技能训练:地图阅读、指北针使用、路线选择、控制点捕捉等训练 理论知识学习 心理素质训练 实践与运用 训练安排:周一至周五下午16:50-18:40;周六日待定
项目三:非遗粤歌 01、项目简介 非遗粤歌是一种以广东方言演唱的传统歌曲,融合了广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富有诗意,既有叙事性强的故事歌,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情歌。非遗粤歌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非遗粤歌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和传承广东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地区自古以来便是音乐文化的繁荣之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和风格,非遗粤歌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02、培养计划 在非遗粤歌特长生培养方面,我校精准规划,夯实基础,校内校外精心挑选专业师资,保证培训辅导的专业性和高水平,并对课程设置、教师安排、训练时间、辅导课表、阶段考评等,分别作出详细安排,有力地保障了特长培养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 2023年,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促进我校非遗粤歌教育的发展,为非遗粤歌特长生培养注入新活力,我校与广东省粤剧院、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达成合作,开启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未来我们还将与专业院团合力打造出适合我校非遗粤歌特长生发展的艺术之路。
项目四:舞蹈 01、项目简介 舞蹈项目是一种融合了艺术、文化和身体运动的综合性表演形式。它涵盖了各种风格、形式和技巧,旨在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音乐节奏来传达情感、讲述故事或展现某种文化特色。舞蹈项目通常包括多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例如,基础舞蹈技巧训练是舞蹈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力量和节奏感的培养。通过系统的训练,舞者能够掌握各种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为后续的舞蹈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参与舞蹈项目,人们可以培养身体协调性、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舞蹈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02、培养计划 在舞蹈特长生培养方面,我校精准规划,夯实基础,校内校外精心挑选专业师资,保证培训辅导的专业性和高水平。根据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相关内容,我校对舞蹈类艺术生做出如下安排:高一新生入学将进行基本功训练、技术技巧训练,同时加入基训内容(古典、芭蕾、现代),舞蹈作品学习等,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表现能力。在巩固基本功和技术技巧之后,进入舞蹈即兴表演学习;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和能力挑选适合艺考的舞蹈剧目,培养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深度打磨艺考剧目。 2023年,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促进我校舞蹈教育的发展,为舞蹈特长生培养注入新活力,我校与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达成合作,开启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未来我们还将与专业院团合力打造出适合我校舞蹈特长生发展的艺术之路。
三 工作小组 学校成立体育、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招生简章的制定、报名审核、专业测试、资格确认等工作。工作小组由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校长担任组长、专业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四、报名条件 报考我市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学生为初中应届毕业生或返穗生。其中,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学生,须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或符合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条件。 报考我市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学生在毕业当年5月1日前三年内(2024届为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应获得符合以下认证条件的相关证书。 (一)体育特长生需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广州市级以上(含市级)体育比赛个人或集体项目前六名者; 2.获得区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比赛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前三名者; 3.参加地级(市)以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参与主办)的比赛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二级)标准者。 (二)艺术特长生需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小学美育展演活动三等奖(含三等奖,下同)以上; 2.获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艺术专项赛事及“羊城学校美育节”系列赛事活动三等奖以上; 3.获得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艺术专项赛事及“羊城学校美育节”系列赛事活动二等奖以上; 4.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小荷风采”“荷花少年”舞蹈比赛铜奖以上; 5.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银花奖以上; 6.获得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组织的世界合唱比赛铜奖以上; 7.获得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国家级、省级体育舞蹈赛事个人前六名以上; 8.参加“羊城学校美育节”系列展演活动演出者; 9.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入团满一年以上团员且代表乐团参加正式交流演出(必须出具团员证明和演出证明)。 10.如教育部门未开展相关赛事活动,但个人艺术水平突出的,可由本人申请,经招生学校和所在区教育局认定后给予推荐,按程序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定。 (三)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需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教育部(含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或体育总局主办的比赛集体项目前三名者及个人项目前六名者; 2.获得省教育厅或省体育局主办的比赛集体项目冠军及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3.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含一级)等级证书者; 4.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个人或集体项目前八名者。 (四)在武术、定向越野、舞蹈、非遗粤歌等体育、艺术领域具有明显特长和优势;品学兼优,身心健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五、宿位安排 高一、高二无宿位,高三全住宿 。
六、报考流程 备注 1、4月30日14:00前,考生在中考服务平台打印《广州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报名表》(以下简称“特长生报名表”),连同相关获奖证书或等级证书原件与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前往十七中(小北路280号),提交全部审核材料。逾时未确认的报名信息无效。 2、十七中对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核,确定参加本校专业测试的考生名单,并在中考服务平台录入。 3、完成全部网上录入后,在中考服务平台打印《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申报名册》(以下简称《特长生申报名册》),并在《特长生报名表》上出具意见,连同考生的获奖证书或等级证书的复印件(证书由学校统一核查与存档,复印件加盖招生学校认定的“原件相符合”章和学校公章)等有关材料上报各区教育局。 4、经学校、区教育局审核后,确定参加专业测试名单,并在中考服务平台录入。 5、确定通过专业测试的随迁子女和外区考生人数分别不超过学校特长生的随迁子女最大招生计划和外区最大招生计划。 公示结束后,学校将通过测试考生名单和专业测试成绩录入中考服务平台,经各区教育局审核后,在广州招考网、学校公众号或学校公开渠道公布通过测试考生名单。
|
发表评论